“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浮躁的现象、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,产业要更加健康、协调、可持续地发展,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。”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近日在第二届 “汽车强国与自主创新”论坛上大声疾呼。
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,一些领域出现了过快、过热的势头,付于武此时提出产业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,无疑敲响了行业的警钟。
如今,全球汽车产业都在谋求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,但付于武却提醒行业要升级、转型两手抓。他指出: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现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,但是我对目前出现的新能源热、智能化热还是有很大担忧。过去几十年,中国汽车产业永恒的主题是升级,不断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,不断提高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,不断降低风阻,提高电子电器水平。但是,最近四五年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到处都是新能源、智能网联的论坛,到处都搞智能网联示范区。虽然提出了禁售燃油车,但燃油车发动机功能升级就到此为止了吗?我觉得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一定不要误判。在技术变革、产业变革的今天,我们特别要强调转型和升级的关系。在转型中升级,在升级中转型,不能有所偏颇。正像外国同事跟我谈的,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,这才是正道。”
看到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,部分地区快速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,付于武再三提醒“安全意识一定要渗透到骨髓里”。他表示:“安全、节能、环保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,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。一个跨国公司的CTO跟我说,他们之所以保持着几十万辆电动车的零事故、零伤亡,是因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。电动车要安全,电池必须安全。不光是电池包、电池组的安全,单体电池也要安全。所以,安全具有一票否决权,安全应该成为我们汽车工程师思考任何问题的首要前提。”
车市下行压力日益加大,厂家都在谋求打造爆款产品,寄希望于凭借爆款产品打响翻身仗,付于武却告诫厂家要注重积累与沉淀。他认为:“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造出好产品,但打造明星车型需要对细分市场精准定位,针对客户群做详细的市场调查,以及同类产品的对标分析,需要持续地创新努力和优秀的体系能力,需要在品质、品牌与服务方面长期积累和沉淀。总之一句话,好产品等不来、急不得、快不了,打造爆款产品必须耐住寂寞没有捷径可走。”
作为车市“搅局者”的造车“新势力”发展得如火如荼,付于武却当头泼下一盆冷水,告诫他们要尊重汽车产业“三个密集”的基本规律。他表示:“我对‘新势力’造车充满了敬意,但是汽车产业资金密集、技术密集、劳动密集的产业特质没有变化。所以我跟造车‘新势力’的很多老总讲,你们或许不会死在技术上,不会死在观念上,但最大的风险来源于资金链断裂。‘三个密集’我们不但要认真读懂,而且要有敬畏之心,进入汽车产业要慎之又慎!”
十几年来,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,规模快速扩张,人才上升通道打开,付于武提醒企业,技术人才要耐住寂寞长期扎根一线才能大有作为。他指出:“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千万个耐住寂寞,把毕生精力献给汽车事业的科学工作者。我跟一个大集团的董事长谈过,不能养成这么一个习惯——科技人员20岁时候玩命干,30岁当个小组长,40岁当个部门经理,50岁完全离开科研第一线。这种浮躁的心态无疑背离了实验室精神,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、年轻的汽车领军人能够耐得住寂寞,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第一线。他们将成为支撑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做强核心力量。” 当前,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使我国汽车产业充满生机和活力,也带来了无限的想象。然而,在汽车产业浸淫了几十年的付于武却对一些浮躁的现象、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忧心忡忡。
付于武语重心长地说:“汽车产业已经存在发展了130多年,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不断地积累、沉淀、总结、归纳,升华为全球汽车业可接受和认可的规律。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还会进步,产业也会发展,认识也会更新,新的规律也将随之产生。希望全行业保持足够的警醒,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时候,尊重科学规律、尊重客观规律,推动产业更加健康、协调、可持续地发展。”